文\黃旻捷
網購的便利性和豐富性使其成為不少年輕消費者購買建材的選擇。然而記者采訪業內人士和消費者后發現,由于家裝建材的特殊性,很多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建材后,出現售后難、退貨難、色差、尺寸偏差等各種問題。但是否網購建材就不可取呢?對此,業內人士認為不可一刀切,一些個性化設計、小件建材在網上購買相對實惠,而一些大件或特殊尺寸的建材則不太適合網購。 記者觀察: 業主對網購建材態度兩極化 今年國慶期間,開始通過網購建材裝修新房的業主劉毅進表示:“我一開始考慮網購建材是為了減輕裝修負擔。沙發、燈具、開關插座等這些標準統一,尺寸好把控且比較好運輸的小件建材我是在網上購買的,算下來比在實體店買便宜了近萬元?!钡瑫r他也認為,對顏色要求高、易破損、價值高的建材,他還是會選擇在實體店購買。和劉毅進有著相同觀點的年輕業主不在少數,家住麗港華府的梁斌告訴記者:“最近家里洗手臺的水龍頭和馬桶的水箱壞了,由于沒時間去實體店慢慢挑選,就在網上購買了,省時又省力。由于這些廚衛用品和五金件基本都有明確的尺寸,因此網上購買更實惠。但如果涉及板材、墻紙、墻漆這些對質量、顏色要求比較高的建材,網購平臺上展示的圖片與實際可能會有色差,這樣我會選擇到實體店去買?!?/p> 相對于年輕消費者,部分中老年消費者對于網購建材并不信任,他們擔心運輸過程會造成建材損壞、產生色差以及維權難。近日,在梧州南粵家居廣場內,市民鄒文正在了解一款浴室柜的價格,她打開手機網購平臺告訴記者,她在市場內看中的某品牌產品為2800多元,而網購平臺同款產品標價僅為1988元?!熬W購產品價格有優勢,但是網購產品的質量、配送配件以及售后服務是否與現場產品一致?”鄒文對此十分糾結。 記者注意到,雖說網購建材逐漸成為年輕業主節約裝修成本的方式,但不少中老年業主對此持反對態度。林女士就吃過網購的虧。裝修時,林女士網購了一款書柜,然而,網購店家承諾的包郵是只包送到物流點,要是送貨上門,需額外支付200元。同時收貨時,林女士發現柜體內部板材與外觀有明顯色差,但在圖片上顯示不明顯,商家表示退貨需消費者承擔運費250元,最后林女士只好收貨并將柜子自費運回家。 梧州南粵家居廣場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,目前來看,實體店的銷售業績依舊比網上銷售得好一些?!瓣P于網購建材,要考慮到售后和退貨問題,大多數市民還是覺得實體店購買比較安心?!?/p> 業內人士: 不是所有的建材都適合網購 記者向多名裝修業內人士了解到,并非所有建材都適合網購。一些大件物品諸如定制家具、整體家居等不易搬運的家具建材都不適合網絡購買?!斑@些大件產品體積較大,容易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破損,拖延工期,增加工時費;同時,這些物件一般材質、顏色選擇多,當網購平臺的圖片與實物產生色差后,會影響整體家居風格。而廚衛用品、五金件、燈具等小部件和個性化設計用品則比較適合網購?!?/p> 此外,如果消費者選擇了網購建材,事前必須清楚了解清楚產品的基本特征、售后服務明細等,驗收時也需格外細心,不明確責任之前不能輕易確認收貨。同時,要選擇比較正規的購物網站,要求商家盡可能提供清晰的細節圖片,并盡量向賣家詢問各個細節,對送貨、安裝等環節也要逐一確認。選購時,消費者要明確可退換貨的時間,是否需要保證7天無理由退換貨。盡可能選擇線下有實體店的品牌網購,因為網購退換貨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手續,通過線下實體店更換或安裝都更加方便。 |